欢迎来到反传销联合会!www.114fcx.com 反传销樊京刚咨询电话:15835971640

反传销联合会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 >

寻人和反洗脑两大主业 传销解救师的真实生活

来源: 反传销网 发布时间:2017-10-12

■晨报首席记者王文兴采写李文星、张超、何林坤,年轻的生命因传销而消逝,把传销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同时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的还有一群民间反传销人士。这是一群在刀锋上行走的人,没有保障,没有鲜花,甚至无法获得大多数人的理解。但他们依然坚持用自己的努力唤醒一个个传销受害者。每一次的反传销,对这些身负原罪的人来说,都是一次自我救赎。更为真实的身份:负有原罪的救赎者  “老师”是这个圈子里最普遍的称呼    形容他们身份的说法有很多,比较正面的就是民间反传销人士,但是刘李冰更愿意称呼自己为传销解救师。当记者指出这个名字有语法的毛病时,刘李冰沉思了一会:“是有歧义,容我再想想。”    进入刘李冰的圈子后记者发现,“老师”是这个圈子里最普遍的称呼,对于这个稍带救世主意味的身份,圈子里的人都很受用,颇为让人玩味的是这也是传销人最喜欢的一个称谓。“这个不奇怪,几乎每一个反传人士都是有原罪的,都有过传销和被传销的经历。”刘李冰就曾经是传销业中翘楚并一度坐到了老总的位置。    刘李冰,山西临汾人,现在公开的身份是:山西反传销人士。而在十几年以前,他却是一个传销者。2005年大学毕业后,同学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说替他在南宁的一家医院找了份工作,刘李冰很快从家乡来到了南宁。    当同学开始告诉他“西部大开发”、“连锁销售”等资本运作时,刘李冰半信半疑。当同学表示自己收入日近万元的时候,刘李冰心动了。    从父母手里骗来七八万元,全部上交给了同学之后,刘李冰走上了传销道路,通过骗人的方式,当上了传销老总。    面临着一波又一波的打传活动,加入组织的下线越来越少,刘李冰终于认清了,传销不过是一场骗局。    曾经的传销经历对于反传人士而言是宝贵的,因为这是最好的反面教材,拉回一个传销受害者最常用而且也是最管用的就是拿自己现身说法。    刘李冰的蜕变之路几乎是每一个反传人士的人生翻版,传销之毒反而变异为对抗传销最好的抗病毒血清,不能不说是造化之功。    从传销精英变为反传人士,8年里刘李冰解救了1000多人。“每解救一人或反洗脑成功一次,就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救赎。”寻人:反传人士第一“主业”  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有被反告绑架的风险    确定位置找到受害人——反洗脑——带离传销窝点——送归社会和家庭,以寻人为结果的反传销基本遵循这个模式。这个链条中,将人带出传销窝点危险更直接、更真实,难度大不说,还隐藏很多未知因素,有被反告绑架的可能性。    9月9日夜间,刘李冰给记者发来微信截图。截图显示,一位受害人进入传销组织被洗脑后配合头目拘禁他人,已被公安机关抓获羁押于银川市看守所。“这就是家属不管的结果。”刘李冰痛心疾首。传销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后,“凡是搞传销的都不是好东西”成为公民的共同认知。为了面子,大多数家人明知子女在外搞传销,却放任不管,最后结果就是眼睁睁看着亲人锒铛入狱。    第一时间寻人并对其进行反洗脑成功概率极高,这是作为圈内大咖的刘李冰的经验之谈,一旦拖延日久,错过黄金时间,成功可能性就会降至最低。尤其是近来一些通过社交平台以感情相邀的传销模式对于反传人士来说,水很深。作为反传人士,第一时间掌握受害人的家庭情况、性格、加入传销的时间等情况至关重要。但通过社交平台以感情和色相来拉人的传销模式,求助人和受害人往往角色难以分辨,被求助人描述为身陷传销窝点的可怜的“林妹妹”极可能是传销团伙成员。    2017年8月8日下午,刘李冰接到了内蒙古小伙小凯(化名)的电话,小凯表示自己是从女朋友丽娜(化名)所在传销窝点逃出来的,希望刘李冰能将女朋友解救出来。几番较量后,刘李冰发现,丽娜根本不是受害人,而是传销团伙成员,小凯和丽娜也不是什么男女朋友关系,就是彻头彻尾的网友。    “传销与反传销其实是个博弈,我们这边试图让受害者清醒,那边在不停洗脑,就看谁能和受害者接触更长时间了,隔绝另一方的影响。”“如果强行把人带走,也会有反被告绑架的法律风险。”    某社交平台根据大数据分析提示,传销正从家属亲友的传统模式,转向以婚恋交友为名,骗取陌生人“入伙”。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网友经常会收到陌生聊友的“热情邀请”,对方大都在异地,而且以异性居多。这种看似“真情实意”、引人联想的邀约,极有可能是对方早已熟练使用了千百遍的“传销话术”。一旦网友接受邀请,便很可能落入对方的圈套之中。

图片 传销团伙用来洗脑的常用书籍

反洗脑:反传人士第二“主业”  顶尖人物可以两个小时说醒一名受害者    洗脑和反洗脑就是事物的正反两面。但是,和早已经进入大众视野的洗脑相比,反洗脑显然更加神秘。“洗脑的重点在洗,推翻你所有的价值观和金钱观,激发人的金钱崇拜。一旦被洗脑和吸毒没有任何区别。”刘李冰着重强调洗脑的可怕是为了烘托反洗脑的难度。圈子内公认刘李冰是反洗脑方面的人才。“在中国反传销救助中心的六年,我接触过1000多种传销案例,研究传销法律和知识,对各种传销的分配制度和游戏规则都了如指掌。”刘李冰说,反洗脑是一门技术活,没有两把刷子是干不了的。    刘李冰透露,圈子里的顶尖人物,一般只凭口头劝说就能让受害者迷途知返。在他反传销生涯中曾经有幸见识过一位大师的风采,仅仅两个小时,受害者就醒了(认识到自己是在搞传销)。在刘李冰的反传销字典里,第一步是介入,就是靠近受害者,和受害者拉近距离,“这一步是最难的”,为了成功介入,反传人士一般都会以受害人家属的同学或者朋友的身份接近,“相当于伪装者”。第二步,话题可以引入传销,“这个时候你对传销的理解和知识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方会产生遇到知己的错觉。”第三步,表明身份,“在对方把你引为知己时,基本就到了摊牌的时候,反传人士的身份这时一般不会引起对方激烈的反抗。第四步,打感情牌,陷入传销的受害人一般经济条件差,给予受害人更多的关心,把父母和家人的企盼以及艰难一倒出来,基本上受害人就醒了。在刘李冰的反传生涯中,最成功的案例已经逼近大师级,两个小时反洗脑成功。    反洗脑有套路,更有经验,但现实依然不容乐观。基于人们趋利避害的普遍心理,反洗脑的成功率极低,一旦反洗脑失败,反传人士就面临极大危险。出于安全考虑,反传人士对于反洗脑对象是有选择的,反洗脑一般针对刚刚陷入传销窝点的受害者,如果中毒已深,反洗脑无法撼动分毫。传销分子用宝马奔驰豪宅美女贵族式的奢靡生活洗脑,反传人士呢?除了一张嘴什么也没有,太苍白了。力量对比的悬殊不得不让反传人士有所为有所不为。    选择反洗脑对象的做法一度让反传人士备受诘难,家属认为他们欺软怕硬,传销团伙也借此大做文章,发出反洗脑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预言。对此,刘李冰不想反驳,也不屑于回应。反洗脑失败造成的惨剧让刘李冰深知,反洗脑一旦失败,因为身份暴露,反传人士往往面临巨大风险,除了要面对传销团伙这一直接威胁,反洗脑对象也是一个潜在威胁。“事前工作再周密,也不能准确掌握反洗脑对象的心理状态,有时候你可能就是在对一头狼进行反洗脑。”9月8日,反传人士袁永昌反洗脑内蒙古青年萧山(化名)未果遭暴打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转身就跑”。在血腥暴力面前,最终受害人清醒了,但从反洗脑的角度看,是失败的。    翻看刘李冰的朋友圈,大多是反洗脑成功的案例,这是刘李冰的精明之处,更是反传销的需要。“传播正能量。”刘李冰表示,反洗脑即使是大师也有失手的时候,一些受害者被劝说出来后,又被传销组织二次洗脑,“但尽量还是传播希望吧。”反洗脑这个徒手掏鸟窝可能带出蛇的危险工作,在刘李冰看来是在和死神玩游戏。

责任编辑:樊京刚

网络传销

解救案例

咨询救助

最新文章

反传销联合会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